今天是中秋假期的第一天,说起中秋节,自然跟“月亮”脱不开关系。每个人从小便听着关于月亮的故事长大:传说嫦娥是上古时期天帝的女儿,后羿的妻子,服用不死之药后便成仙,居于月亮中的广寒宫……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便是以嫦娥来命名,隔年便完成了中国第一幅全月球影像图,那也是当时世界上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幅影像,嫦娥一号,也深深的被人们记在脑海中。2010年的嫦娥二号、2013年的嫦娥三号、2020年嫦娥五号……我们对于月亮的探索从未停下。
中国人把自己特有的浪漫藏在对月亮探索的名字里,进而延伸到整个太空,这种浪漫也是一种自豪感和自信心!
有一种探月工程叫“嫦娥”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奔月”源自古人对星辰的崇拜,也代表着中华民族对月亮的美好向往。
有一种月球车叫“玉兔”
在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嫦娥怀抱玉兔奔月,玉兔善良、纯洁、敏捷的形象与月球车的构造、使命既形似又神似,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立场。
有一种火星车叫“祝融”
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寓意点燃我国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自我超越。
有一种载人飞船叫“神舟”
“神舟”意为“神奇的天河之舟”,也是“神州”的谐音,象征着飞船研制是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大协作的产物。
有一种载人空间站叫“天宫”
人们把住得最舒服的地方叫做宫殿,而将空间实验室命名为“天宫”,则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能与宫殿一样舒适。
有一种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
“北斗”本义是北方夜空中接近北极点的一个星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光明和方向。
把他们送往浩瀚星空的火箭叫“长征”
我国航空事业起步晚,征途漫漫,航天人于是给火箭起名为长征一号。而长征最后胜利,也预示着将来一定会胜利。
……
就在前天,9月17日,在外漂泊90天的“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地球,三位在太空“出差”的航天员赶在中秋节之前回到地球过一个“接地气”的中秋节。
月地距离38万公里,路漫漫其修远兮。然而正是因为有了中国航天工作者的上下求索,砥砺奋进,让“嫦娥奔月”不再只停留在神话传奇中,更是被镌刻在了人类科技文明的里程碑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是苏轼在千年前留下的,一直以来都成为对人的美好祝愿,中秋节总是和月亮挂钩,离开了月亮,中秋节好像也过得不太完整。
美好中秋情暖人心,神州大地繁花似锦。因为国安,所以家圆。
(资料来源:央视新闻、网友评论)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蔡继钗 刘斐 整理报道)
国家能源局在官网发布声明:有人假借干部名义骗取钱财,请各地方、单位及个人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