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里面有桔子皮,你应该分类更细致一些。”在潍坊高新区新城街道图兰朵小区,垃圾分类收集站督导员梁周春婷正在帮助居民对生活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按照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投放。据了解,针对居民反映的垃圾种类分不清楚的问题,垃圾分类收集站应运而生,定时投放、专人督导,手把手教居民做好分类。
“这个督导员挺认真的,垃圾该放哪里,她都跟我们说得明明白白。”经过工作人员细致地讲解后,居民傅芝欣对做好垃圾分类有了更多了解。
在小区道路的两侧,垃圾分类回收桶、智能分类回收箱和最新配备的垃圾分类收集站依次排列,通风性、环保标准及垃圾收运能力大幅提升。一些居民不能熟练操作智能回收设备,垃圾分类基本“凭感觉”,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垃圾分类收集站专业督导员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分类不准、投放不规范等问题。
高新区加快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进小区、入楼宇,在14个示范小区内安装生活垃圾分类房、分类亭及宣传栏等设施,着力打造绿色、环保、美观的人居环境。
装垃圾的塑料袋应该怎么处理?“不管是厨余垃圾也好,还是其他垃圾也好,所有的塑料袋都要进行破袋处理,哪怕居民在家已经打包分好类了,投放的时候,我们也要按照流程进行处理。”梁周春婷一边整理居民投放的垃圾一边讲解,在垃圾投放时,要先将厨余垃圾倒进厨余垃圾桶里面,然后剩下的垃圾袋,放到其他垃圾桶里面,她还向记者讲解了居民分类投放时的常见误区。
2021年,高新区在前期垃圾分类工作的基础上再提升,积极联系环保宣讲团队走进新城街道、清池街道所属的5个小区,开展以“绿色文明携手行,垃圾分类树新风——垃圾分类进社区”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同时,“撤桶并点”试运行,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安装分类回收设备,将原先粗放的模式转变为集中有效的专业化管理,提升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和准确率,全面助推垃圾分类。目前,高新区共建设宣教中心2处、垃圾分类房5座、垃圾分类亭24个、宣传栏24个、地插300余个、分类容器300个。
居民投放垃圾兑换的积分可以用来换生活物品。“积分兑换装置相当于我们给居民一个激励,通过发放一些福利有效引导居民规范投放。”梁周春婷说。
“我们计划多争取资金,在更多示范小区安装,把这一装备的带动示范作用发挥出来。”高新区城管中心垃圾统管统运科科员刘江涛说,高新区还设立垃圾分类宣教中心,通过机器人以及各种游乐设施,让居民尤其是小朋友们在玩游戏时不自觉地掌握垃圾分类知识。(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郭鑫 报道)
暑期防溺水,安全“不放假”——寿光市化龙镇织密常态化防溺水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