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政务智能办”重塑审批模式:用人工智能阅读、判断材料

小刘

城市数字化转型探讨下,企业办事实现材料免提交、办事免跑动,不再遥远。

浦东“政务智能办”重塑审批模式:用人工智能阅读、判断材料
(图侵删)

3月16日,澎湃新闻记者从浦东新区企业中心获悉,该中心已打造综合窗口“政务智能办”新模式,率先实现高频事项“零材料填报”。

截至2021年2月底,“政务智能办”共服务企业3762家,审批一次通过率超过98%。

浦东新区透露,“政务智能办”模式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搭建智能辅助审批系统作为后台支撑,涉及审批规则梳理、审批流程再造等,是对传统审批模式的重塑。

比如,后台先打造“政务智能办”智能引擎。浦东新区在全国率先开发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通过将人工阅读材料转变为人工智能阅读材料,人工判断转变为人工智能判断,避免了传统审批模式下因工作人员业务知识储备不足、对材料理解不全面等原因造成的低效和错误,实现审批结果一次提交、事项一次办成。2020年11月,“政务智能办”全面覆盖浦东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商事登记领域综合窗口。

此后,“智能办”构建智能审批全流程闭环。依托人工智能辅助审批系统,窗口工作人员与企业办事人员开展“一问一答”,确认企业办事需求信息,自动形成标准、完整、准确的申报材料,并启动智能审查,后台自动反馈数据,形成全流程闭环,推动“政务智能办”不断迭代升级。

浦东新区企业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叶思源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政务智能办”上线后,企业变更之类提交审批材料,在系统内输入信息,后台能自动生成格式文本。在以往的窗口办理中,因为一个格式写错企业办事人员来来回回修改的事情,时有发生。

浦东新区企业中心透露, “政务智能办”实现审批要素、审批要件、审批逻辑的标准化、颗粒化和可视化,有效解决了企业办事堵点痛点,大大提升了行政审批准确度和效率。

自此,窗口办事实现“三免”:信息免提交、材料免填报、办事免跑动,所有材料在生成过程中同步启动智能预审(目前高频事项准确率达到95%以上),企业当场确认后即可提交,也可同步上传移动端企业专属网页,随时查看、下载、修改、提交,企业后续办理同类业务可以“一次都不跑”。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庆云县:“能人”显身手 乡村活力足

生成式AI上演“超级星期三”,科技厂商和监管各自祭出王牌

雷阵雨+中到大雨+冰雹!河北最新预警,雨雨雨要来……

甘肃省定西市委原书记张令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顺络电子:一体成型功率电感推出后产品持续供不应求

张红旗:全力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

人民币市场汇价(3月13日)

反网暴微短剧《回旋镖》正式上线

原国家粮食局副局长徐鸣被查,今年已有15名中管干部落马

赛富时大跌近20% 创近二十年最大日跌幅丨从华尔街到陆家嘴

太“墙”了!三亚的哪吒墙绘火了

潍坊滨海区:向海图强 打造环渤海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

浦东“政务智能办”重塑审批模式:用人工智能阅读、判断材料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失恋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